国家科学奖励工作办公室在7月12日发布了第93号公告,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等人所申报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初评且建议等级为二等奖。据悉,该项目已经完成了超过1000例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并结合临床研究数据为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制定最适宜临床治疗方案。
  
  这则消息十分振奋人心。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较为常见的一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常见于15-40岁的女性,临床上除皮肤表现外,还有器官受累,临床上出现肾损伤表现者占45%-85%[1]。其实,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在免疫细胞疾病当中可以发挥作用,缓解病人的症状,近年来在其他系统的多种疾病当中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1: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脊髓损伤是在临床上较棘手的创伤性神经疾病,脊髓特殊的构造和功能的独特性,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手段。据估计,在北美每年约有1.1万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其中有5%与儿童有关。
  
  郑州人民医院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50例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2]。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 个月对照组与间充质干细胞组的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包括ASIA分级与评分、T 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发生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明显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时针对急性、早慢性、晚慢性脊髓损伤开展了临床研究, 且已通过干细胞备案项目。
  
  2: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另外还有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
  
  河南省人民医院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期间的肝硬化患者92例进行间充质干细胞与常规治疗手段的比较[3]。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18 个月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腹部彩超、Child - Pugh 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数据。)
  
  结果表明,在经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间充质干细胞能改善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均已开展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同时已有相关干细胞备案项目。
  
  3: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是其中的一类耳熟能详的慢性病。在2017年,在20岁-79岁之间我国患有糖尿病的人数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中国俨然成为了“糖尿病大国”。
  
  在2019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家科学医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的研究表明,将5名患者进行了自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针对于I型糖尿病的移植治疗,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患者每天依赖注射胰岛素的用量降低,糖尿病的病症有所减缓[4]。
  
  4: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梗全称是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上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由于心血管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通常伴有胸骨后疼痛、胸闷等症状,甚至可能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年龄小于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约占心梗总数10%左右。
  
  黑龙江省总医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58例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加入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在治疗后2个月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梗面积减少和LVEF改善[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展关于急性心梗的临床研究,其间充质干细胞心梗注射液的项目已通过干细胞备案。
  
  5:总结与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医院和专家都逐步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有效性。相信在未来,科技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间充质干细胞必定会给更多患者带来欣喜与鼓舞